一只一直能飛的鳥 ——賈平凹先生文學成就高峰論壇掠影

“學校建立起文學館,,不僅給了我光榮,也給了我壓力,。雖然我將近七十,,我覺得我還能寫,,我將會加大努力,把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搞好,這也是鼓勵我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繼續(xù)攀登的一種動力,。感謝母校和諸位的支持,。鳥有大樹好包容,讓我成為一只一直能飛的鳥,,讓我永遠有一棵能包容的樹,。”10月17日,,在賈平凹文學館開館典禮暨賈平凹先生文學成就高峰論壇上,,賈平凹動情地說。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協(xié)主席,、西安市文聯(lián)主席賈平凹和西北大學有著深厚的淵源。20世紀70年代初,,賈平凹在西北大學中文系學習,。數十年來,著作等身,,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暫坐》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借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作品有三十多部被譯為美、法,、德,、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日,、韓等國文字,,在二十多個國家出版發(fā)行。

賈平凹文學館位于西北大學太白校區(qū)校園內,,館名由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先生題寫,,文學館還將創(chuàng)辦《賈平凹研究》期刊,,進一步整合各方力量,推進對賈平凹創(chuàng)作理念和文學成就的研究,。

賈平凹文學館樓體分為三層,,內設展廳、書吧,、會議室等,。展覽內容集中展現作家賈平凹成長、求學,、寫作幾個重要階段:鄉(xiāng)間十九年(1952年—1971年),;西大三年(1972年—1975年);從清新到沉思(1976年—1983年),;從探索到自信(1984年—1991年),;從尋求到裂變(1992年—2005年);天地境界的藝術創(chuàng)造(2005年— ),。搭配館內文學文本,、文獻資料、圖片影視,、藝術影像文學空間的多重營造與闡釋,,展示賈平凹先生獨特的文學個性、作品風貌和人文品質,。

賈平凹文學館全面收集,、陳列了賈平凹文學作品,是國內外關于賈平凹文學成果和其生平與創(chuàng)作事跡資料最為完整和集中的保留地和展示地,,也是其文學作品的“大觀園”,。

讓大學生熱愛文學熱愛閱讀

開館典禮前舉行了“賈平凹先生文學成就高峰論壇”。賈平凹深情回顧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歷程,,并希望借文學館這一平臺,,邀請更多名師大家來西北大學開展講學交流。

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zhí)行主任張清華等嘉賓圍繞賈平凹作品進行了深入研討,并表示正致力于形成一批有影響的賈平凹研究成果,,為整個當代陜西文學乃至西部文學的創(chuàng)作、研究,、評價和傳播提供智力支持,。

陜西省作協(xié)黨組書記齊雅麗表示:賈平凹文學館的設立,將會更加充分地展示賈平凹的創(chuàng)作成就和思考軌跡,,一定意義上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和陜西文學發(fā)展歷程的充分展示,,同時也會更好地推動文學創(chuàng)作,激勵廣大作家和文學愛好者踐行為人民創(chuàng)作的宗旨,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

吳義勤先生說:“文學能夠傳至后代,,需要有很多儀式性的東西,我相信這個館對平凹老師,,對西北大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的大學生都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缺少應有的期待的話,我們作家即使創(chuàng)作了有高度的作品,,也是很寂寞,、很孤獨的。因此,,今天我們中國文學最需要對文學專業(yè)的讀者的培養(yǎng),,讀者隊伍的培養(yǎng),讓我們的大學生熱愛我們的作家,,熱愛我們的文學,,熱愛閱讀,我覺得這個意義是更大的,?!?/p>

白燁先生表示:“要構筑新時代的文藝高峰,平凹的創(chuàng)作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啟示,。平凹的創(chuàng)作具有很強的地方性,,他把地方性、個人性,、民族性,、時代性結合得非常好。把地方特色跟個人的藝術追求結合起來,,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可能是他創(chuàng)作中最值得研究的一個方面。所以,,如何在個人創(chuàng)作中,,把個人感覺跟時代的情緒溝通、時代的情緒跟氣氛描述出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張清華說:“對整個中國當代文學而言,,賈老師不只提供了體量巨大的文本,,也全程參與了中國當代文學的變革,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意味著他把自己嵌入了中國當代文學史,,給當代文學史的發(fā)展提供了動力,,提供了典范的文本,也提供了卓越的文學思想,,所以他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大作家,。”

讓高校多一些文化內涵

在西北大學當天的官微上,,師生和校友對賈平凹文學館開館紛紛留言,。

“作為一名參與建館的人員,真心希望以此實物,,續(xù)寫西大學生對文學的執(zhí)著和熱愛,。”

“今天在上課,,只能在公眾號里圍觀了,。”

“激動,!下次帶孩子回母校參觀,!”

“校內又多了一個文化亮點!”

大學文化既是大學精神的體現,,又是社會價值觀念的反映,,具有凝聚人心、陶冶激勵等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國的大學在一百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曾進行過大學文化的多種探索,各校積累的辦學經驗和大學精神的內涵,,是中國大學文化寶貴的精神財富,。

打開西北大學官網,會發(fā)現應接不暇的高端學術講座,。在118年的發(fā)展歷程中,,西北大學形成了“發(fā)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負建設西北之重任”的辦學理念,,集合了眾多名師大家,產生了一批高水平學術成果,,培養(yǎng)了大批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和社會聲望,被譽為“作家搖籃”,。

就像有學者在論壇上說的那樣,,文學館的建立不僅是對賈平凹文學成就的一種致敬,更希望文學館能夠成為學校文學建設的重要陣地,,在賈平凹研究,、陜西文學研究甚至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方面發(fā)揮引領作用,也讓賈平凹的文學情懷在西北大學生根發(fā)芽,。

賈平凹文學館將集博物館,、學術研究、文學交流和文學教育職能為一體,,成為西北大學人文精神建設的獨特示范,,文學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國際化交流新平臺,同時為在校大學生和文學愛好者提供寫作培訓和創(chuàng)作指引,。

記者手記

“母校的認可是我最大的榮譽”

10月17日,,賈平凹文學館開館典禮暨賈平凹先生文學成就高峰論壇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qū)舉行,省內外專家,、學者及西北大學學生代表500余人參加活動,。

上午9時,西大賓館二樓多功能廳,,聞訊而來的學生已將會議室擠滿,,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感嘆說:“人氣太旺,沒地方坐,,兩邊都站滿了人,。”“在這里參加西大活動很多次了,,今天是人最多的一次,。”

這場景也讓年近七十的賈平凹感動:“今天舉辦開館儀式,,各方面的領導,、學者、專家能來,,令我感動,,尤其從北京來的吳義勤先生、張清華先生,、白燁先生,,他們是國內一流大評論家,他們的出席,,是給這個館增輝,,是給文學館加持,再一次向他們致意,。西北大學是我的母校,,母校能建我的文學館,,這是對一個學生的認可,這種認可,,是我莫大的榮譽,。”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素有“作家搖籃”之稱的百年名校西北大學,,先后培養(yǎng)出以賈平凹、遲子建,、牛漢,、雷抒雁等為代表的數以百計的作家,形成了有廣泛影響的“西北大學作家群”現象,,其中獲茅盾文學獎者2人,,獲魯迅文學獎者10余人。近年來,,西北大學文學院學科水平不斷提高,,先后恢復了“作家班”教學,開辦了“創(chuàng)意寫作”本科及碩士階段的專業(yè)培養(yǎng),,獲準成立了首批國家級“中國文藝評論基地”,。

開館典禮前舉行了賈平凹先生文學成就高峰論壇,嘉賓圍繞賈平凹作品的人文精神與文化內涵,、賈平凹與西北文學,、賈平凹與中國現當代文學、賈平凹與當代世界文學的關系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表示,,賈平凹文學館的成立,對夯實西北大學“作家搖籃”品牌建設,,擴大學校中文學科在全國的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郭立宏回顧了賈平凹與西北大學的深厚淵源,,介紹了學校對賈平凹文學的研究成果,,他說:“賈平凹先生是中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至今仍筆耕不輟,,是當代最勤奮,、最高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體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希望各界專家學者一如既往關心支持西北大學的文學學科發(fā)展,,共同提升文學人才培養(yǎng)水平,為努力推動當代中國和陜西文學繁榮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原文鏈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010/27/content_739405.html

< 上一篇

朱雀金融研究院在西北大學成立

西北大學:培養(yǎng)能肩負“一帶一路”建設重任的國際化人才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