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籍的,。身為一名學者,必須要心懷家國,,主動承擔起自身的責任,?!蔽鞅贝髮W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盧山冰在接受鳳凰網(wǎng)陜西頻道專訪時說道。
盧山冰,,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現(xiàn)代學院院長,經(jīng)濟學教授,,經(jīng)濟學,、歷史學博士生導師,。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陜西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六個一批”人才,,陜西省級教學名師,,西安市人民政府參事。先后在權威期刊,、核心期刊,、重要論文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20部,。先后主持科研課題80項,,近5年主持“一帶一路”課題二十余項。
走進科研 是偶然更是必然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個人的迅速成長,往往是通過嚴格的自律來實現(xiàn)的,?!艾F(xiàn)在河北的衡水中學很出名,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當時我看到新聞后心里就想,,其實在30多年前我就是這樣要求自己的?!睂ΡR山冰而言,他一生中最充實的第一個階段,,應該是他的高中時期,。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句話現(xiàn)在常常用來形容高考的艱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句話的意義則更加沉重。在河北省藁城中學高二文科班讀書時期,,為了考上大學,,盧山冰一門心思撲在了學業(yè)上,幾點幾分做什么,,幾點幾分看哪本書,,做完多少題以后才喝一口水,多少作業(yè)完成了才去上一個廁所……幾乎把每一分時間都利用到了極致,?!澳菚r候考大學是很難的,大概只有5%的一個概率,,當時我所在的學校還是省級重點中學,,我們班上有60個人,,第一年考上大學的同學只有四五個”,回憶起往事,,盧山冰有些感慨,,“記得當時我考了全縣第二,可惜不是縣狀元,,這件事直到現(xiàn)在都讓我耿耿于懷”,。
“當時考大學填報志愿,我的第一和第二志愿分別是北大和復旦,,西北大學其實是第三志愿,,結果沒想到真的錄到了第三志愿這里?!敝v起與西北結緣,,盧山冰說道,或許這就是一切的開端,。
自律并不僅僅是一種行動上的實踐,,同時也蘊含著對人生規(guī)劃的理性思考與堅定信念。從盧山冰青年時的求學經(jīng)歷中可以看出微妙的變化,,由哲學轉(zhuǎn)向科技哲學,,最終又進入了經(jīng)濟學,盧山冰說道:“哲學的人文底色,,科技哲學帶給了我工科思維,,以及經(jīng)濟學的獨特視角,這三個階段是一個逐步轉(zhuǎn)變的過程,,也是自我逐步完善的過程,。”
一個人究竟能否準確地把握自己人生的發(fā)展軌跡呢,?人生的道路仿佛是由無數(shù)個偶然的選擇串聯(lián)而成,,但又早早暗藏了必然的種子。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正讀初中的盧山冰對自己的未來有著無數(shù)的構想,,文學家、詩人,、科學家,、官員……都是他曾預想過的未來。如今盧山冰最認可的,,當屬自己的學者身份,。
踏足絲路 有浪漫更有責任
“對我而言,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研究早已不僅僅局限于工作,,它已經(jīng)融入進我的生活,,成為了我生命的重要組成?!碧峒敖z綢之路研究,,身為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的盧山冰感觸頗深,自他開始絲路研究以來,,已經(jīng)在其中投入了近8年的時光,。
“在2013年9月7號‘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前,許多人對于絲綢之路的了解可能僅僅停留在讀書時課本中提到的古代東西方間貿(mào)易路線的概念,。其實古代的絲綢之路不僅是貿(mào)易往來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宗教溝通,、技術傳播的通道,,更是人類遷徙的通道”,盧山冰講道,,“北部的絲路由蒙古草原為始,,中部的絲路則是自長安向西而進,南部的絲路則是茶馬古道,,另外還有海上絲路,。整體上宛如一幅宏大的時代畫卷,充斥著冒險與機遇,,頗具浪漫主義色彩,。”
除了曾經(jīng)輝煌燦爛的歷史令人著迷外,,對于沿線國家而言,,絲綢之路的現(xiàn)實意義依舊重大。盧山冰說:“在吉爾吉斯斯坦,,當?shù)厝藢χ匈Y企業(yè)的態(tài)度非常友好,,因為我們在真真正正地幫助他們富起來,?!?/p>
絲路沿線的吉爾吉斯斯坦是一個幾乎沒有重工業(yè)的中亞國家,曾經(jīng)全國都沒有一家煉油廠,,汽油全部依賴進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陜煤集團投資成立的中亞能源公司在吉爾吉斯斯坦建設了中大石油煉油項目,,并選擇在西北大學化工學院進行技術人員培訓,,預計用10年時間培養(yǎng)1000名技術工人,在首屆的開班儀式上,一名吉爾吉斯斯坦的女生說她真的很高興,,很感謝給了她一個機會,,一個讓她的家庭富裕起來的機會。因為在中資企業(yè)工作的收入普遍是當?shù)厝耸杖氲娜?。在吉爾吉斯斯坦,,一個大學教授一個月收入可能才300美元,但在中資企業(yè)工作則可以拿到6000~7000元,。
“‘一帶一路’是中國新時期的對外開放,,是中國經(jīng)濟走出去,中國企業(yè)走出去,,中國經(jīng)濟融入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重要進程,,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重要的實踐平臺?!笨茖W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籍的。身為一名學者,,要向國家盡責,,研究“一帶一路”,助力“一帶一路”倡議更好地施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學者來說,必須要承擔這份責任,,盧山冰說到,。
邁向未來 講精神更講傳承
“科學家精神最基本精神是‘求真’,是一種敢于追求真理,、鍥而不舍的精神,,是一種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其次則是要有‘意義’,,對科學進展、對技術創(chuàng)新,,甚至對人類對社會有貢獻,。做科研必須明白自己身上有這種責任?!边@份精神除了盧山冰自己始終在工作生活中踐行外,,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他也將這份精神不斷地傳承了下去,。
“研究任務重的時期,,我和學生一起加班加點做科研。幾年前,在研究院剛起步時,,我名下的研究生剛來到我這里報到,,我會直接給他一床被子、褥子,、枕頭,,就放在研究室地上。項目組的成員晚上累了直接就在研究室睡覺,,的確是十分辛苦,。”盧山冰說,,“當時有很多人感嘆,,盧老師怎么這樣培養(yǎng)自己學生?”
對于應當如何培養(yǎng)學生,,盧山冰有著自己的觀點,。“做我的學生必須要做好角色的轉(zhuǎn)變,,不能再是一個單純的學生,,要是一個研究者,不能再是一個純粹的消費者,,而是要做一個社會財富的貢獻者”,,盧山冰說道,“他們常常說跟著我讀研究生,,既是在校學習,、也是提前上班,開始職業(yè)化訓練,,甚至有時候他們還會帶著同宿舍研究生來一起跟著我們做項目,。實打?qū)嵉馗憧蒲小⒆鲰椖康拇_很累,,但對他們的提升也是最快的”,。盡管辛苦,但現(xiàn)在很多早已畢業(yè)的學生提起跟盧老師做研究的日子,,都認為那是其一生中最充實,、最豐富、感覺最有價值的時候,。
對學生在學習工作中嚴格要求,,但盧山冰更有著溫情的一面,。曾經(jīng)有一名學生在考研備考最困惑的時候想要放棄,,他寫了一封信郵件發(fā)給盧老師,盧老師也給他回了信,回信中對他進行了真誠的鼓勵鼓舞,,“現(xiàn)在那封信還留在他的郵箱里面,,他常常和我講,一旦他遇到困難,、失去信心,、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會看看那封郵件,重新讓自己振作起來”,。如今,,那名學生已經(jīng)如愿以償,在西北大學開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與盧山冰老師也始終保持著聯(lián)系,。“立德樹人,,不光是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要在學生的人生中的給予指導,、引領,。”
作為一名學者,,盧山冰潛心研究專業(yè)領域,,為政策規(guī)劃積極建言獻策;作為一名老師,,盧山冰諄諄教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成才樹德。每一重身份都是一份責任,,無論是作為學者還是老師,,盧山冰始終秉持初心未改,不畏懼,、勇作為,,在“求真”路上踐行著自己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原文鏈接:http://sn.ifeng.com/c/83hO4XryCPI